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4/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應用語言學學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應用語言學學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學術領域:應用語言學。
二、專業範疇:
(一)跨文化交際;
(二)語言運用及實施。
三、課程一般期限:四年。
四、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五、授課形式:面授。
六、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五條的規定。
七、畢業要求: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144學分。
附件二
應用語言學學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第一學年 | |||
| 學術英語 | 必修 | 45 | 3 | 
| 英文演說和辯論 | " | 45 | 3 | 
| 英語閱讀I | " | 45 | 3 | 
| 英語閱讀II | " | 45 | 3 | 
| 英語口語I | " | 45 | 3 | 
| 英語口語II | " | 45 | 3 | 
| 英語寫作I | " | 45 | 3 | 
| 英語寫作II | " | 45 | 3 | 
| 憲法與基本法 | " | 45 | 3 | 
| 中國語言與文化 | " | 45 | 3 | 
| 第二學年 | |||
| 應用語言學導論 | 必修 | 45 | 3 | 
| 英美文學 | " | 45 | 3 | 
| 語言學習導論 | " | 45 | 3 | 
| 英語寫作Ⅲ | " | 45 | 3 | 
| 英語寫作Ⅳ | " | 45 | 3 | 
| 社會語言學 | " | 45 | 3 | 
| 話語分析 | " | 45 | 3 | 
| 批判性思維和語言運用 | " | 45 | 3 | 
| 第三學年 | |||
| 大學其他學術單位所設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科單元/科目* | 必修 | 135 | 9 | 
| 第一學年至第三學年 | |||
| 表四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 | 必修 | 315 | 21 | 
* 學生須修讀該大學所指定其他學術單位所設學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學科單元/科目(作業項目/畢業項目及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單元/科目除外),以取得9學分。
** 學生須從表四至少三個範疇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中選讀共七門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21學分。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學生須選讀下列任一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45學分: | |||
| 跨文化交際 | |||
| 第三學年 | |||
| 公共關係 | 必修 | 45 | 3 | 
| 多模態溝通* | " | 45 | 3 | 
| 全球化、移民和文化 | " | 45 | 3 | 
| 宗教、哲學和倫理 | " | 45 | 3 | 
| 語言、身份與社會* | " | 45 | 3 | 
| 民俗學、民族學與傳統* | " | 45 | 3 | 
| 實習I | " | 45 | 3 | 
| 第四學年 | |||
| 跨文化溝通研究方法 | 必修 | 45 | 3 | 
| 外交、政治與世界歷史專題* | " | 45 | 3 | 
| 實習Ⅱ | " | 45 | 3 | 
| 論文 | " | 225 | 15 | 
| 語言運用及實施 | |||
| 第三學年 | |||
| 英語作為世界語* | 必修 | 45 | 3 | 
| 多語言教育* | " | 45 | 3 | 
| 教育語言運用及實施 | " | 45 | 3 | 
| 課堂交際與話語 | " | 45 | 3 | 
| 兒童文學 | " | 45 | 3 | 
| 不同文化的童年研究 | " | 45 | 3 | 
| 實習I | " | 45 | 3 | 
| 第四學年 | |||
| 應用語言學研究實踐 | 必修 | 45 | 3 | 
| 語言評估與評價* | " | 45 | 3 | 
| 實習Ⅱ | " | 45 | 3 | 
| 論文 | " | 225 | 15 | 
* 可供修讀本課程其他專業範疇的學生選讀的指定學科單元/科目。
表三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語料庫語言學入門 | 選修 | 45 | 3 | 
| 專門用途英語 | " | 45 | 3 | 
| 支持語言障礙學習者 | " | 45 | 3 | 
| 教育心理學 | " | 45 | 3 | 
| 語言課程與教材設計 | " | 45 | 3 | 
| 教學設計與方法 | " | 45 | 3 | 
| 教育技術學 | " | 45 | 3 | 
| 英語語用學概論 | " | 45 | 3 | 
表四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跨文化溝通範疇 | |||
| 粵語與嶺南文化 | 選修 | 45 | 3 | 
| 葡語與葡語文化 | " | 45 | 3 | 
| 演說技巧 | " | 45 | 3 | 
| 西方文學概論 | " | 45 | 3 | 
| 跨文化溝通專題 | " | 45 | 3 | 
| 科技展望範疇 | |||
| 資訊技術導論 | 選修 | 45 | 3 | 
| 物聯網技術基礎 | " | 45 | 3 | 
| 電腦網路導論 | " | 45 | 3 | 
| 大數據決策與思維 | " | 45 | 3 | 
| 程式設計導論 | " | 45 | 3 | 
| 科學與技術專題 | " | 45 | 3 | 
| 國際理解範疇 | |||
| 西方文化概論 | 選修 | 45 | 3 | 
| 澳門史:東西文化的匯聚 | " | 45 | 3 | 
| 國際理解專題:澳門與世界 | " | 45 | 3 | 
| 國際理解專題:中國與世界 | " | 45 | 3 | 
| 藝術修養範疇 | |||
| 美術鑒賞與實踐 | 選修 | 45 | 3 | 
| 中國音樂鑒賞 | " | 45 | 3 | 
| 表演藝術入門 | " | 45 | 3 | 
| 影視賞析 | " | 45 | 3 | 
| 藝術修養專題 | " | 45 | 3 | 
| 人文反思範疇 | |||
| 中西哲學比較 | 選修 | 45 | 3 | 
| 史學名著選讀 | " | 45 | 3 | 
| 博雅經典導讀 | " | 45 | 3 | 
| 服務與體驗 | " | 45 | 3 | 
| 人文反思專題 | " | 45 | 3 | 
註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144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修讀本附件表一所載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84 學分;
(二)修讀本附件表二已選專業範疇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45學分;
(三)修讀本附件表二其餘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或表三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15學分。
註二:學生不能重複修讀已完成的學科單元/科目。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5/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知識範疇:應用語言學。
二、專業範疇:
(一)非母語之英語教學;
(二)對外漢語教學;
(三)跨文化溝通;
(四)兒童語言教育。
三、課程一般期限:兩年。
四、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五、授課形式:面授。
六、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條第八款的規定。
七、畢業要求:
(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
(二)取得碩士學位尚取決於撰寫及提交一篇原創書面論文,並進行公開答辯且獲通過。
附件二
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研究方法 | 必修 | 45 | 3 | 
| 應用語言學概論 | " | 45 | 3 |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學生須選讀下列任一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12學分: | |||
| 非母語之英語教學 | |||
| TESOL方法、教學法和技術* | 必修 | 45 | 3 | 
| 課程和材料:設計和評估* | " | 45 | 3 | 
| 二語學習與習得* | " | 45 | 3 | 
| 英語教學測試* | " | 45 | 3 | 
| 對外漢語教學 | |||
| 對外漢語教學法* | 必修 | 45 | 3 | 
| 詞彙與語法:理論及實踐 | " | 45 | 3 | 
| 中國文化及經典導論* | " | 45 | 3 | 
| 中文教學實踐* | " | 45 | 3 | 
| 跨文化溝通 | |||
| 跨文化溝通概論 | 必修 | 45 | 3 | 
| 職場環境中的跨文化交流 | " | 45 | 3 | 
| 職場跨文化溝通管理* | " | 45 | 3 | 
| 語言、話語和身份* | " | 45 | 3 | 
| 兒童語言教育 | |||
| 兒童語言教學:方法、教學法及技術 | 必修 | 45 | 3 | 
| 多模態和讀寫能力 | " | 45 | 3 | 
| 跨文化環境中的童年研究* | " | 45 | 3 | 
| 兒童發展心理學* | " | 45 | 3 | 
* 可供修讀本課程其他專業範疇的學生選讀的指定學科單元/科目。
表三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語言教師的專業發展 | 選修 | 45 | 3 | 
| 語料庫語言學與專門用途英語 | " | 45 | 3 | 
| 多語的社會背景、教育實踐和教育政策規劃 | " | 45 | 3 | 
| 溝通社會心理學 | " | 45 | 3 | 
| 文化多元化與文化認同專題研究 | " | 45 | 3 | 
| 社會文化語言學經典 | " | 45 | 3 | 
| 中國古典文學閱讀 | " | 45 | 3 | 
| 白話小說選讀 | " | 45 | 3 | 
表四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論文 | 必修 | - | 10 | 
註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修讀本附件表一所載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6學分;
(二)修讀本附件表二已選專業範疇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12學分;
(三)修讀本附件表二其餘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或表三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9學分;
(四)修讀本附件表四的論文取得10學分。
註二:學生不能重複修讀已完成的學科單元/科目。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6/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知識範疇:應用語言學。
二、課程一般期限:三年。
三、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四、授課形式:面授。
五、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一條第八款的規定。
六、畢業要求:
(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42學分。
(二)取得博士學位尚取決於撰寫及提交一篇原創書面論文,並進行公開答辯且獲通過。
附件二
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應用語言學博士課程及研究要素 | 必修 | 45 | 3 | 
| 應用語言學前沿觀點及評論 | " | 45 | 3 | 
| 拓展應用語言學研究主題 | " | 45 | 3 | 
| 研究方法和研究倫理 | " | 45 | 3 | 
| 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和實踐 | " | 45 | 3 | 
| 應用語言學概念和案例評估 | " | 45 | 3 | 
| 分析研究數據方法論 | " | 45 | 3 | 
| 構建和論證應用語言學的研究計劃 | " | 45 | 3 | 
| 研究成果的展示與發表 | " | 45 | 3 |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論文 | 必修 | — | 15 | 
註: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42學分,其分配如下:表一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佔27學分;表二的論文佔15學分。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7/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學術領域:計算機科學。
二、專業範疇:
(一)信息安全;
(二)數據科學;
(三)人工智能。
三、課程一般期限:四年。
四、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五、授課形式:面授。
六、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五條的規定。
七、畢業要求: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126學分。
附件二
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第一學年 | |||
| 大學英語I | 必修 | 45 | 3 | 
| 大學英語II | " | 45 | 3 | 
| 高等數學 | " | 45 | 3 | 
| 線性代數 | " | 45 | 3 | 
| 離散數學 | " | 45 | 3 | 
| 數理統計 | " | 45 | 3 | 
| 計算機科學導論 | " | 45 | 3 | 
| 高級編程 | " | 45 | 3 | 
| 設計計算工作室I | " | 45 | 3 | 
| 憲法與基本法 | " | 45 | 3 | 
| 中國語言與文化 | " | 45 | 3 | 
| 第二學年 | |||
| 大學英語III | 必修 | 45 | 3 | 
| 大學英語IV | " | 45 | 3 | 
| 計算機安全概論 | " | 45 | 3 | 
| 數據結構與算法 | " | 45 | 3 | 
| 數據庫系統 | " | 45 | 3 | 
| 作業系統概論 | " | 45 | 3 | 
| 計算機體系結構概論 | " | 45 | 3 | 
| 軟件工程 | " | 45 | 3 | 
| 人機交互 | " | 45 | 3 | 
| 計算機網絡 | " | 45 | 3 | 
| 設計計算工作室II | " | 45 | 3 | 
| 第二學年至第四學年 | |||
| 表四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 | 必修 | 135 | 9 | 
| 第三學年至第四學年 | |||
| 大學其他學術單位所設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科單元/科目** | 必修 | 135 | 9 | 
* 學生須從表四其中三個範疇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中選讀共三門學科單元/科目(每一範疇一門),以取得9學分。
**學生須修讀該大學所指定其他學術單位所設學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學科單元/科目(作業項目/畢業項目及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單元/科目除外),以取得9分。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學生須選讀下列任一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33學分: | |||
| 信息安全 | |||
| 第三學年 | |||
| 計算機系統安全* | 必修 | 45 | 3 | 
| 計算機網絡安全* | " | 45 | 3 | 
| 密碼學及其應用* | " | 45 | 3 | 
| 信息私隱* | " | 45 | 3 | 
| 信息安全前沿專題* | " | 45 | 3 | 
| 設計計算工作室III | " | 45 | 3 | 
| 第四學年 | |||
| 畢業設計 | 必修 | 225 | 15 | 
| 數據科學 | |||
| 第三學年 | |||
| 數據分析與統計推斷* | 必修 | 45 | 3 | 
| 大數據演算法導論* | " | 45 | 3 | 
| 雲計算與大數據分析* | " | 45 | 3 |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 | 45 | 3 | 
| 數據科學前沿專題* | " | 45 | 3 | 
| 設計計算工作室III | " | 45 | 3 | 
| 第四學年 | |||
| 畢業設計 | 必修 | 225 | 15 | 
| 人工智能 | |||
| 第三學年 | |||
| 人工智能概論* | 必修 | 45 | 3 | 
| 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概論* | " | 45 | 3 | 
| 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 | " | 45 | 3 | 
| 機器人與腦計算導論* | " | 45 | 3 | 
| 人工智能前沿專題* | " | 45 | 3 | 
| 設計計算工作室III | " | 45 | 3 | 
| 第四學年 | |||
| 畢業設計 | 必修 | 225 | 15 | 
* 可供修讀本課程其他專業範疇的學生選讀的指定學科單元/科目。
表三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移動應用開發 | 選修 | 45 | 3 | 
| 分佈式計算與雲計算 | " | 45 | 3 | 
表四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跨文化溝通範疇 | |||
| 粵語與嶺南文化 | 選修 | 45 | 3 | 
| 葡語與葡語文化 | " | 45 | 3 | 
| 演說技巧 | " | 45 | 3 | 
| 西方文學概論 | " | 45 | 3 | 
| 跨文化溝通專題 | " | 45 | 3 | 
| 科技展望範疇 | |||
| 資訊技術導論 | 選修 | 45 | 3 | 
| 物聯網技術基礎 | " | 45 | 3 | 
| 電腦網路導論 | " | 45 | 3 | 
| 大數據決策與思維 | " | 45 | 3 | 
| 程式設計導論 | " | 45 | 3 | 
| 科學與技術專題 | " | 45 | 3 | 
| 國際理解範疇 | |||
| 西方文化概論 | 選修 | 45 | 3 | 
| 澳門史:東西文化的匯聚 | " | 45 | 3 | 
| 國際理解專題:澳門與世界 | " | 45 | 3 | 
| 國際理解專題:中國與世界 | " | 45 | 3 | 
| 藝術修養範疇 | |||
| 美術鑒賞與實踐 | 選修 | 45 | 3 | 
| 中國音樂鑒賞 | " | 45 | 3 | 
| 表演藝術入門 | " | 45 | 3 | 
| 影視賞析 | " | 45 | 3 | 
| 藝術修養專題 | " | 45 | 3 | 
| 人文反思範疇 | |||
| 中西哲學比較 | 選修 | 45 | 3 | 
| 史學名著選讀 | " | 45 | 3 | 
| 博雅經典導讀 | " | 45 | 3 | 
| 服務與體驗 | " | 45 | 3 | 
| 人文反思專題 | " | 45 | 3 | 
註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126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修讀本附件表一所載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84學分;
(二)修讀本附件表二已選專業範疇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33學分;
(三)修讀本附件表二其餘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或表三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9學分。
註二:學生不能重複修讀已完成的學科單元/科目。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8/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知識範疇:計算機科學。
二、專業範疇:
(一)人工智能;
(二)信息安全。
三、課程一般期限:兩年。
四、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五、授課形式:面授。
六、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條第八款的規定。
| 七、畢業要求: | 
(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
(二)取得碩士學位尚取決於撰寫及提交一篇原創書面論文,並進行公開答辯且獲通過。
附件二
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高級編程與軟件工程 | 必修 | 45 | 3 | 
| 高級計算機體系結構 | " | 45 | 3 | 
|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 | " | 45 | 3 | 
| 學術專題項目 | " | - | 1 |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學生須選讀下列任一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9學分: | |||
| 人工智能 | |||
| 人工智能和計算智能* | 必修 | 45 | 3 | 
| 神經網絡* | " | 45 | 3 | 
| 機器學習算法與應用* | " | 45 | 3 | 
| 信息安全 | |||
| 計算機體系安全* | 必修 | 45 | 3 | 
| 計算機網絡安全和安全協議* | " | 45 | 3 | 
| 密碼學* | " | 45 | 3 | 
* 可供修讀本課程其他專業範疇的學生選讀的指定學科單元/科目。
表三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時間序列分析 | 選修 | 45 | 3 | 
| 並行計算方法 | " | 45 | 3 | 
| 機器人原理與腦計算 | " | 45 | 3 | 
| 信息私隱和應用 | " | 45 | 3 | 
| 大數據分析 | " | 45 | 3 | 
| 數據統計推斷 | " | 45 | 3 | 
| 人工智能前沿專題 | " | 45 | 3 | 
| 數據科學前沿專題 | " | 45 | 3 | 
| 信息安全前沿專題 | " | 45 | 3 | 
表四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論文 | 必修 | - | 12 | 
註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修讀本附件表一所載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10學分;
(二)修讀本附件表二已選專業範疇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9學分;
(三)修讀本附件表二其餘專業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或表三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6學分;
(四)修讀本附件表四的論文取得12學分。
註二:學生不能重複修讀已完成的學科單元/科目。
|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59/202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十四條第一款,結合經第2/2021號行政法規重新公佈的第6/1999號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第五條第一款(一)項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在澳門城市大學開設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批示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二零二三年八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歐陽瑜
———
附件一
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知識範疇:計算機科學。
二、研究範疇:
(一)人工智能;
(二)信息安全。
三、課程一般期限:三年。
四、授課語言:中文/英文。
| 五、授課形式:面授。 | 
六、報讀條件:按照經第2/2022號法律修改的第10/2017號法律《高等教育制度》第二十一條第八款的規定。
七、畢業要求:
(一)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
(二)取得博士學位尚取決於撰寫及提交一篇原創書面論文,並進行公開答辯且獲通過。
附件二
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學生須選讀下列任一研究範疇的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7學分: | |||
| 人工智能 | |||
| 人工智能研究 | 必修 | 45 | 3 | 
| 人工智慧與貝葉斯分析 | " | 45 | 3 | 
| 學術專題項目 | " | — | 1 | 
| 信息安全 | |||
| 信息安全研究 | 必修 | 45 | 3 | 
| 信息隱私研究 | " | 45 | 3 | 
| 學術專題項目 | " | — | 1 | 
表二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計算智能 | 選修 | 45 | 3 | 
| 模式識別 | " | 45 | 3 | 
| 數據科學前沿分析研究 | " | 45 | 3 | 
| 文獻與專業論文 | " | 45 | 3 | 
| 高級密碼學 | " | 45 | 3 | 
| 安全證明 | " | 45 | 3 | 
表三
| 學科單元/科目 | 種類 | 面授學時 | 學分 | 
| 論文 | 必修 | — | 18 | 
註: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為37學分,其分配如下:
(1)修讀本附件表一已選研究範疇的必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7學分;
(2)修讀本附件表二的選修學科單元/科目,取得12學分;
(3)修讀本附件表三的論文取得18學分。






